原来他们也是普通人--浅谈《建国大业》


发布时间:2009/9/23        发布地区:惠州达德        信息来源:www.dadeedu.com   

【由惠州达德班主任赵小婷供稿】
 
    自中学毕业以来,我便不曾看过主旋律电影。然而,这次我却对它深生期待--《建国大业》。许是因为某日不经意间瞧见的对导演的专访,许是因为那172位零片酬义演的明星,许是因为内心对那段英雄遍地、金戈铁马历史的深切向往……于是,919日晚,我如愿欣赏了这份久盼的视觉大餐。
 
    影片没有想像中好,中规中矩,值得七十分。建国,国之奠基也。影片讲述1945-1949年间翻云覆雨的历史。期间,充斥着数不清的风流人物以及众多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。场面非常宏大,特别是三大战役中的战争场面:飞机如蝗虫般低空呼啸冲过,坦克群喷发巨大的炮弹;远处,是已被摧毁或正被摧毁的城墙,布满战士遗骸、被血染成红色的荒野……震撼人心。
 
    而影片情节,却是不够紧凑,显得松散无高潮之快感。影片硬是将那风云际会的四年间发生的每一件大事,都融入其中。全则全已,却落得个平静无波。从“双十协议”到“三大战役”到“政协正式召开”,我所看到的,是导演细心安排的温开水。而且,影片剪接不够成熟,镜头跳跃太大,衔接不好。比如,李公仆被暗杀,闻一多怒极当街炮轰特务。本来这段拍得很好,吴刚抑扬顿挫的语句将闻一多的满腔悲愤和慷慨激昂,表演得丝丝入扣。可突然镜头一转,已到闻一多被暗杀了,显得太突兀。若果多些演讲以及台下民主人士的镜头,影片的感染力会更强。
 
    最值得一提的是人物。影片中的各式人物,大多有血有肉,塑造得比较丰满。众多的前辈,无数的英雄,他们不再只是历史书上的冰冷的名字和僵硬的符号,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或被诅咒的妖魔鬼怪;他们是实实在在的人,有着喜怒哀乐,有着普通人所有的感情,例如亲情,友情。原来,他们也是人。
 
    首先是张国立。蒋中正,在以往的任何艺术形式里,都是玩遍阴谋阳谋的无情政治家。而在这里,张国立给予了他更多的侧面更暖的温情。双十协议间,不经意的冷然微笑,充分表露出心怀鬼胎;下令残杀民主人士时,目光阴狠,透出独裁者排除异己的无情;当选总统时,却闻延安失守,错愕间满脸笑容渐逝,宛如被冷水泼得一身冰凉;与儿子在庭院慢慢踱步,谈及是否反腐,连叹两难,正是深切的悲哀。大势将去时,劝蒋经国一起退守台湾,满满尽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。
 
    那四年,是国民党迅速腐朽并垮掉的四年。蒋中正身为大总统,自是不愿任江山易主的。所以,有了压制共产党,有了暗杀民主人士,有了金元改制。他游走在政权崩溃的边缘,踏着独裁的钢丝,意图背水一战,拼个鱼死网破。然而,那时的国民党早已不是他一手独大,党内派系矛盾激烈,李宗仁便是其中最具威胁力的对手。党内党外,政治经济,所有的一切,都是他的包袱。张国立很准确地把握住蒋中正的心理:大厦将倾,江山易主,他满怀悲凉,无声长叹。
 
    其次是陈坤。该怎么说陈坤呢?想了很久,都想不出确切的词形容他的表演。他将蒋经国演活了,似乎蒋经国就是他,他就是蒋经国。或者陈坤本身就有着年轻蒋经国的那种气势。那时,蒋经国还不到四十岁,刚从苏联留学归来,踌躇满志,力求拯救风雨飘摇的蒋家王朝。派往上海进行金融管制,是本片中蒋经国的重头戏。一到上海,蒋经国谢绝接风宴,立即召集相关官员开会。陈坤一身深色中山装,一句“包括你”,凛然间有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威严。
 
    随后,便是迅速查封囤积货物的各大商家;召开记者会,义正词严宣示纠察到底。蒋经国与号称“上海皇帝”的黑帮头子杜月笙当面抗争的戏,颇为出彩。初出牛犊勇对凶猛老虎,却能不卑不亢、针锋相对。查封孔家仓库时,车厢内的他闭目养神,眉目间满是坚定不移的执着。在孔家,面对撕破脸的姨表,蒋经国将深藏于胸的悲愤与痛恨,毫无保留地爆发。陈坤的表演很到位,特别是与孔家对峙那场戏,无论是潇洒甩出手枪,还是痛斥,都具有很大爆发力。我哭了,心痛不已。为着陈坤,为着那位叫蒋经国的青年。这位青年,身执纵横之才,胸怀报国大志,带着满腔热情,大刀阔斧奋力改革。然而,现实残酷且错综复杂,远不是他所能改变。风声鹤唳中的蒋家王朝,也不是凭他一人所能中兴。虽如此,他还是决然赴往上海,不惜与亲戚兼靠山孔家公然对抗,期盼能解国家一时之急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。然而,即便是这样的努力,也是徒劳。金元改制失败,政治危机加剧,在与父亲于中山陵里散步深谈,他紧抿双唇,双目低垂,满是无奈与不甘。他注定了是个悲情人物,空有治国之才却报国无门,眼睁睁看着江河日下。回天乏力啊,恨只恨他生不逢时。
 
    再说说冯小刚。冯小刚饰演杜月笙,既不形似,也无神似。杜月笙不仅仅是黑帮老大,还是很尊重文化的人。虽然识字不多,但却外表斯文,眉目清秀。且不说冯大导演的三角眼大盘嘴,单就那种气质就非常不符。杜月笙不是老虎帮老大,不是只要够邪气就演得好的。
 
    值得称道的是,《建国大业》不再将国民党塑造成纸老虎和恶魔,而是更客观地还原现实,甚至借毛泽东的话说“搞经济我们不行,需要向别人学习”,间接表扬其曾经的经济成果。这非常难得。中国历史上,一向是“成王败寇”。胜利者不但将手下败将及其九族斩草除根,还力数其种种祸害,甚至威逼史官篡改历史,将手下败将骂个遗臭万年,方才舒服。如今,《建国大业》有如此胸怀,确是和谐的一大进步。是的,一切都要和谐啊。
 


日期:2009/9/23
编辑:达德教育
来源:www.dadeedu.com

关闭窗口】   【打印此页】 

 
相关链接: